位于京津唐承四地交界的河北省兴隆县是远近驰名的避暑“凉岛”、林果之乡。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优良的地理区位,丰富的旅游及物产资源造就了兴隆县独特的发展优势,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和带领下,兴隆人走出了一条生态至上、科学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崛起之路。日前,记者就兴隆县的发展战略思想,专访了兴隆县委书记崔立新。
(河北兴隆县委书记崔立新接受专访)
从“林果立县”到“生态立县”,保护核心生态优势不动摇
2014年,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兴隆县委、县政府将原有的四大战略“林果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城镇化带县”升级为“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开放活县”。其中,生态立县是四大战略的重中之重,也是实施其他战略的首要前提。
县委书记崔立新告诉记者,十几年前,林果业是兴隆县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因此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谈“林果立县”是符合当时的发展环境与人民需求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兴隆县需要有更高层次的发展战略与发展愿景。在综合考虑县域优势与民众需求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生态立县”这一发展战略。
对于崔立新而言,生态就是兴隆县的“品牌”、“名片”、“核心竞争力”,兴隆县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65.76%,年均降雨量800毫米,负氧离子高达每立方厘米5000到50000个,在北京周边乃至华北区域可谓得天独厚。因此,兴隆县要把生态作为第一发展战略,坚持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开发。”崔立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这一点。
兴隆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深山区,全县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5%以上,是京津地区的天然生态屏障和重要的水源涵养保护区。近年来,兴隆县以巩固提升省级园林县城为重点,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为目标,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净土”行动,做足治山、治水、治气三篇文章,擦亮生态名片。在生态建设中,兴隆县坚持经济林与生态林两手抓,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增加森林生态资源。由政府主导实施生态林建设、引导群众发展经济林、大力实施重点绿化工程的发展思路,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成效。
“建设良好生态是兴隆县服务首都之责,也是兴隆百姓健康生活之需,更是兴隆绿色崛起之要。”崔立新强调说。
“工业强县”,在抉择与平衡中坚定前行
绿色崛起,既要“绿色”,也要“崛起”。对于崔立新来说,如何走出一条低碳、绿色、循环的工业发展之路,将生态经济有效地转化为工业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依照省委提出的“有中生新”,兴隆县大力改造传统产业,将林果产业作为绿色崛起、富民强县的优势产业,举全县之力开展大载大育,推动兴隆由林果大县向林果强县跨越。除此之外,兴隆县大力培育五大支柱产业,将高端旅游服务业、商贸物流产业、食品加工业、生物医药产业、装备制造业作为“工业强县”的重要建设目标,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
“我们一直在说‘生态立县’,也在强调‘工业强县’,很多人会存在质疑,认为这两者实际是矛盾的关系,因为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往往以GDP至上,效率优先,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利益,但在兴隆,这点是行不通的,也是我们绝对不能允许的”。崔立新斩钉截铁地说。在兴隆县的工业建设道路上,崔立新也始终坚持这一点毫不动摇。经济效益再好,有污染的项目也坚决不上,为此制定了项目引进“负面清单”,并对在兴隆县内拟实施的项目提出了较高的生态要求——严禁采石,限制采砂、绝对不允许项目对山体造成任何破坏,因为这些破坏往往需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才能恢复。
“在生态和经济发展上面,我们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去换取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很多项目,如果不达标或者操作有难度,我们宁愿暂时搁置。作为一届领导,经济增长不是惟一的政绩,留白也是一种贡献。什么时候把保护生态和开发投入这笔账算明白了,算平衡了,再动工也不迟。”崔立新笑着说。
“旅游兴县”,改造升级的腾飞之路
“我们在今年提出的四大战略中,‘旅游兴县’这一战略经过我们深入讨论,一致决定延续。但这不是简单的延续,而是用全新的思路来发展兴隆县的旅游业,我们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真正要做好‘大宣传、大开发、大旅游’”,崔立新如是说。
兴隆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雾灵山
崔立新对于兴隆县旅游业的信心源自当地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与旅游资源。地处县城东北部的燕山主峰雾灵山,被称为“京东第一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上树林茂密,草场丰富,动植物品种繁多。亚太地区直径最大的2.16米天文望远境的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就位于县城东南部。兴隆县境内还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以及其它具有独特地质地貌的兴隆溶洞、奇石谷、九龙潭、十里画廊、红河漂流等一大批天然景点。
兴隆县国家级森林公园六里坪
兴隆县的旅游业升级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刚一开始就遇到了一个难题——是先做业态还是先宣传,不少人认为应当等度假村、五星级酒店开起来后,再进行大力宣传推广。对此,崔立新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参考了国内多个旅游区的发展经验,同时也对国外的旅游开发进行了对比研究,同时结合兴隆县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应当宣传先行,让市场了解兴隆,让游客来到兴隆,然后再用市场的调控力量来指导我们的业态建设。比如说,某些景点游客密集出现且有较大的住宿餐饮需求,我们就可以在这里建设相应的度假村等设施;某些景点之间存在游览的高关联度,我们就会在这些景点之间进行联动开发和营销,市场会告诉我们该做什么。”据崔立新介绍,目前兴隆县正在进行的大型宣传活动包括正在举行的“刘章诗歌奖”评选、“中国作家看兴隆”、“京津冀户外运动挑战赛”等活动,即将推出的还有“雾灵山登山大赛”、摄影大赛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整体宣传高举高打,提高了兴隆旅游在京津唐承地区,乃至全国的知名度。
在旅游区的整体开发方面,崔立新强调规划先行,既包括景区的整体规划,也包括兴隆县城的建设性规划,通过规划可以让兴隆告别原始的“一村一景”的“作坊式”旅游开发模式,把高端休闲旅游服务业打造为兴隆县的战略支撑产业。未来兴隆县的旅游开发将围绕建设“环京津休闲旅游强县”和打造“首都卫星城”目标,充分发挥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把雾灵山、兴隆溶洞作为龙头,六里坪、九龙潭作为龙身,红河漂流作为龙尾,通过龙头带动,让整条龙舞起来,带动全县旅游发展,打造京津周边档次最高、规模最大、功能最强的国际旅游度假区。
“开放活县”,区位优势向经济优势的有效转化
兴隆县位于京津唐承四地交汇区域,距四城市车程均在1.5小时以内,在对外开放,交流合作中具有先天的地域优势和政策优势。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兴隆县充分发地缘优势,用足用活各项政策,“开放活县”的经济特点日趋显现。
“我们说的‘开放’,首先是思路上的开放,破除依赖自然资源、满足于在一地一隅搞发展的狭隘思想,树立既要依托自然资源,更要依托科技、人才、管理等要素资源,立足市场谋发展。”崔立新介绍说。
“开放活县”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为此,兴隆县加大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按照服务京津、融合发展、彰显特色的思路,高标准进行招商引资,促进区位、产业、资源等要素向新的经济优势转化。截至目前,共引进资金37亿元,签约项目50项,其中技术合作项目20项,引进技术人才515人。
“开放活县”也要强化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建设,这其中就包括了对于兴隆老县城的改造、“纵深带状组团式”的建设发展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优化。为融入首都经济圈发展战略,兴隆县推进高速、国道建设,夯实县域交通基础。即将开工建设的承平高速,全长80公里,其中兴隆县境内60公里,是承德进入北京的第二通道。“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项目的建设实施,未来3-5年,兴隆将融入京津半小时经济圈,真正实现与京津唐承四城市同城化。”崔立新肯定地说。
每次谈起兴隆,崔立新总是包含期待和深情,上任仅仅6个月,崔立新的脚步就已经走遍了兴隆大大小小的山林、村落。“我去到种植基地、去到旅游景区,去到村民的家里,大家的心愿都是一致的,兴隆要发展,要富强,但是我们也要我们良好的环境和美丽的生态。我们不会以牺牲环境和生态为代价,兴隆必须要走出一条自己的绿色崛起之路”,崔立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