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川藏线
改名:原“汤司令”改为“老螃蟹”,原“老阴”改为“董事长”
成都是川藏线的起点,有南路和北路之分,两条路到中途又汇合在一起,两条线都能走,南路较为艰险,有名的景点也较多,我们选择了南路。
成都至雅安高速公路约120公里,车少路好,到雅安便驶入了318国道,自此几千公里的道路,一直到青海西宁,再没有高速公路。平时习惯了跑高速,虽然来时对糟糕的路况思想上有所准备,但是还是没有马上适应过来。
川藏线是318国道其中的一段,由成都到拉萨,约2000公里,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国道会很不错。沿海及中原一带的国道,路况都很好,只是行人、车辆多了一些,开到80公里还是可以的。所以走318国道,不觉得太担心,在家也做了一些功课。然而,真正到了这里,真正开上这条路,才觉得纸上谈兵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得在实践中学习。
这已是真正的山路,弯道多、路况差、道路窄、大车多。虽然是国道,路的状况却千变万化,时而是泊油路,时而是土路,时好时坏。各种烂路被自驾者形象的称之为:炮弹坑、鼓包路、搓板路、碎石路、“水泥路”漫水路、冰雪路以及大型车辆压出的深沟高坎等随处可见,有的地段道路窄的只能一辆车通过。车能开到40公里就很不错了。所以,沉住气、不着急,安全第一。首先要学习开这里的路。
我们那里的山路,相对弯道较少,就算有个十八盘,盘上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盘完后就没了,马上会轻松下来。但川藏线是几千公里的盘山路,而且山势非常陡峭,高度都要在海拔几千米,不断地盘上盘下、盘来盘去,记不住它有多少盘,没有任何轻松的时候(除非停下车)。精神时刻需高度集中。尤其是路况较好的时候更要特别注意。
开的过快,是安全的大敌。这对初开山路的人尤为重要,你一定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因为平时我们开城市道路开惯了,山路与平路,处理情况时大不一样。举个例子:川藏线的盘山路急弯无数,天天伴随着你,过弯时会车,双方谁都看不到谁,等看到对方时已近在咫尺,当地车一般不鸣笛示警,过弯时开得很快,常常被吓一跳,有几次甚至感到很危险。起初并不理解,为何不鸣笛呢?后来注意到,当地司机过弯道时非常规矩,决不会开到对方的车道上。估计是因为弯道太多,鸣笛麻烦。当然,我还是主张鸣笛示警,不鸣笛,碰上我们这样的“新手”,就容易出事故。但最重要的是,过弯道时,一定要走自己的行车道!!!顺便提醒一下,我们不经常开山路,行车中一面是山、一面是很深的悬崖,自己的行车道靠近悬崖时,会因为害怕而向里靠,占据了对方的行车道,这时对面没有车也无妨。但要且记临近弯道时一定要调回到自己的行车道上,否则会很危险。这仅是一个例子。
为了安全起见,刚开始走这种山路,一定要慢行,细心的观察当地司机开车的习惯,取其精华,逐渐熟悉后,再加快到合理的车速。再说了,这路上可以说是风光无限,我们没有理由将车开得很快。
说了这么多,还是谈的安全问题,之所以用这么多的篇幅,付出这么多时间,不厌其烦的絮叨,就是因为安全有保障了,自驾西藏之行便成功了一大半,所以多说一些我的经验和别人的经验,对安全行车有益而无害,对还是错,由大家去甄别便是了。
下面是一些经验之谈,开车时要多加注意:
1.过漫水路:山上的流水漫过公路称为漫水路。长时间的冲刷,会形成沟壑。要停车,下车看一下水流,用眼睛观测、杆测或前车经过时观察一下深浅,并避开水中的大石,以免刮伤底盘。如遇大车压出的深沟,自己的车辙应选择隆起的部分开过,以免托底。
2.泥泞路段:要跟前面的车辙,远离崖边。如遇大车压出深沟,根据情况压隆起的部分通过。
3.冰雪路段:跟住前面的车辙,远离崖边。下坡应轻轻地踩刹车,快速来回摆动方向。转弯时边转边回。
4.以上几种情况,如是四驱车要打开四驱。
5. 要学会挑路,在安全的前提下,挑好走的路走,对车有好处。
6.上面提及的各种烂路,包括炮弹坑、鼓包路、搓板路、碎石路等,车速不要超过40公里,一是为了安全,二是保护好你的车,四驱车打开四驱。
刚进入318国道这段还算好走,有土路但算不上烂路,总的还算顺当,过壮观的二郎山隧道,还有碧绿舒缓的青衣江水,再向前行,便是泸定了。我们沿大渡河前行,一口气开到了泸定。却过了有名的景点海螺沟。
海螺沟距泸定大约几十公里吧,岔道口很不明显,我们没有注意到。大约中午时分到达泸定,找家饭店午餐。
说到吃饭、住宿,这一路可算是比较舒服,由于旅游旺季已过,宾馆好找,价格可议,合理公道。吃饭也以鲁菜为主,沿途的小饭店都会做,你提出要求便可。为了休息好,我们一般开两个标准间,每个标间平均一百元左右,设施还算可以。一般不早起,睡眠非常充足。除特殊情况外,每顿饭两菜一汤或三菜一汤,蔬菜也能吃到,价格竟低于沿海一带。董事长的胃不好,我们必须按时吃饭,生活得颇有规律。车上带着充足的水果,一天要吃好几个,比在家吃的都多,一个个养得膘肥体壮,二十几天,无一人生病,充分保障了这次出行的顺利。
泸定吃完午饭,眼镜想拍泸定桥,说到拍照还要感谢眼镜,这一路他开车很少,基本肩负了摄影师和内勤的任务,一路拍了许多照片和录像,毅力惊人,有时一个小时内能连续不断地拍上百张照片。此文中选用的照片有很多是他在车上拍的,虽然隔着车窗,很多照片不能登大雅之堂,但它却真实记录了我们这次自驾西藏之行的全过程,非常珍贵。除此之外,他也是后勤部长,我们在开车途中的吃、喝、按时吃药等,主要由他照顾,可说是无微不至。
说心里话,泸定桥现在真的没法看了,两岸充满了乱七八糟的建筑,没有统一的规划,桥感觉也不险峻。水不多,两边裸露出很多河床,我感觉游过去该很轻松,完全没有电影《飞夺泸定桥》中红军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的气势。我想有关部门在保护这些遗产时,对周围的环境也应该加以保护,统一规划。才能给后人留下完美的记忆。
很可惜,我们也没能留下泸定桥的照片。因为去桥那边的路是单行线,警察拦住了车,没罚款已很幸运。大家也不愿意再绕过去了。meeting决定往回走,去看海螺沟。
找到去海螺沟的岔路,下318国道,1个多小时后到达海螺沟。
海螺沟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境内,距县城53公里,距成都市298公里。海螺沟以大型低海拔现代冰川著称于世,冰川长14.7公里,冰川伸进森林6公里,冰川最低点海拔2850米。它融原始森林、珍稀动植物、温泉、瀑布为一体,构成了壮丽奇特的景观,是世界上距离大城市最近也最容易进入的现代冰川。
海螺沟在蜀地最高峰贡嘎山下,贡嘎山海拔7556米,也是横断山脉最高峰。贡嘎山周边有十座以上海拔超过6000米的高峰,有冰川71条,冰川面积255平方公里,是横断山脉与青藏高原东部最大的海洋性冰川群。其中位于贡嘎山主峰下海拔4800M—3720M的大冰瀑布高1080M ,宽500-1100M。我们要看的就是这条冰川。
到达已是下午,景区规定须乘观光车进山,车泊停车场,在山下预定好山上三号营地的住宿,购票乘座观光车入景区。
观光车在盘山路上盘旋上升……,周围是无尽的原始森林与冰川河谷,头上是微微露出的雪山,恍然间感到已经与世隔绝,就像到了另外的世界。连日的长途跋涉、一身的疲劳瞬间已荡然无存。这里已经远离了喧嚣、远离了吵闹、远离了尘世间的一切。完全进入了一个硕大的、白色、绿色、灰色、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无限的空间。我感觉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安静,像现在这样淡然。我默默地享受着这一切,思绪在梦和现实中来回的飘荡……。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车停了,我猛然回过神来,低头看了看表,已临近晚上8点。
3号营地,安静的坐落在一片原始森林之中,营地海拔接近3000米。
海螺沟景区,是世界上垂直落差最大的景区,从非常低的海拔,快速上升到这个高度,人体要有很好的适应能力。我们这方面的准备欠缺,小看了这个高度,美丽的景色又让我们忘乎所以,完全忽视了它。我们下车走了没几步,强烈的高原反应便降临了。
这是我们西藏之行中反应最严重的一次。董事长反映最重,几乎不能走动,头晕恶心。我明显感到气短。眼镜还好。这时,想到吸氧,但氧气罐放在山下车里。无奈只好放慢行动速度,相互安慰、鼓励,慢慢挪到了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