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山日出(西山)
2012-4-11 15:50:22
访问量:2823685
泰山日出闻名遐迩,然而,云峰山冬日的日出与泰山日出相比,毫不逊色,同样美不胜收。
二十天以前,我加入了第三人民医院原工会主席刘新华的登山晨练团队,他现从事全民健康教育工作。这个团队10多人,年长者79岁,有开自驾车的、有骑车的、也有从市区跑步去登山的。他们有的几十年如一日,无论酷暑寒冬,常年登山晨练。
我每天坚持凌晨四时起床,四时五十分与老刘在云峰路桥集合,结伴而行骑车到云峰山的大山林场,再徒步登高晨炼。我们一路骑车、一边聊天,约六时到达山巅目睹云峰山日出壮观。每逢双休日时间宽裕,还从山巅主峰再爬到东山、从山巅主峰再爬到西山,好不惬意。
莱州市云峰山,又名文峰山,位于莱州市南18华里处。九峰毗连,东西横卧,又称“笔架山”。传说当年赵匡胤到莱州三山观海,回头南眺云峰,见山形酷似中国文房中的笔架,“笔架山”脱口而出流传至今。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自从秦始皇驾登云峰山以来,此山便成了志士名流求仙访道之所、墨客骚人挥毫吟咏之地。它是莱州最高的山,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峰山海拔300多米,岩石嶙峋,峰高、谷幽、林茂,景色如画。春来,苍松滴翠,百花吐艳;初夏,刺槐花开,皑皑雪白;秋日,松涛波涌,霜染枫红;初冬,崇山峻岭,万花皆枯。“春桃”、“夏槐”、“秋枫”、“冬松”为四时绝景。我觉得冬日的云峰山日出,更是一大绝景!
一个月当中,上半月,我们借着手电的光,勉强只能看见隐约的山形。下半月,皓月当空照射着山路如白昼。才登山时那几天,由于我体胖,每走一段山路就气喘吁吁,要歇一歇,我俩到达主峰要间隔相差5分钟。萧瑟的寒意中,我一次次振作疲惫的精神,一次次鼓足前进的勇气,一步步艰难地走着。而如今,我们并肩而行,谈天地、说运动、讲健康,一起达到云峰山主峰。
约在五时四十分左右,我们总是在第二拨登到云峰山山巅的,先前到达主峰的是工商局退休的老张和老由大姐。
夜色中,云峰山主峰高与天齐,气势雄伟!站在悬崖上远眺的我,刹那之间竟忘却了身体的疲劳,双脚的酸痛;自己被这山风柔柔地吹拂着,被这云雾轻轻底托着,妨若壁画里的飞天一般,飘升在半空之中。抬头看,山麓北面一条条灯火彩带把云峰山主峰包围了,一个依山傍水的滨海新兴城市正在崛起;低头看,通往主峰石阶路面是这样的窄、那山路是这样的陡,像瀑布直落而下,险峻异非;眼前看,这绵延而起伏的山脉,群峰连绵,重恋叠嶂;悬崖绝壁,鬼斧神工。主峰突兀挺立、侧峰拱卫相扑,或是裸露光滑的丹岩,或如牛毛般密密的枯丛中缀着簇簇松针,它们或地老天荒或亘古苍劲;山顶上一座座依山势而建的古朴碑亭尽收眼底。哦--我慨叹这云峰山脉的陡峭和永恒,敬畏和神往国内外著名书法家、学者们,群贤毕至,访谒碑林,并留下了大量的书画墨宝。它与大基山(在莱州市)、天柱山(在平度)、玲珑山(在青州)北朝刻石组成的“云峰刻石”,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云峰刻石众多的刻石中,闻名于海内外的北魏光州刺史、著名书法家郑道昭在险峻的摩崖之上留下了宝贵题刻17处,最著名的《荥阳郑文公之碑》为楷书之最、魏碑之冠,是研究中国文字由隶书向楷书演变的宝贵资料。《论经书诗》、《观海童诗》等名刻,其字体承隶启楷,书法谨严浑厚,苍劲飘逸,历来为金石家、书法家所推崇,是研究中国字体演变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也是研究书家生平思想及当时社会生活的珍贵资料。日本书道学者对云峰刻石更是推崇备至,每年来此访碑者络绎不绝。
登上山巅,我们会小憩5分钟左右,一边喝着牛奶,一边欣赏着晨色中的云峰山日出。
这时,云峰山的晨曦渐渐变亮、变红,透过云缝照射在大地上,旁边的云也被映衬的由青变红、逐渐火红;暖暖的阳光犹如少女的脸颊温柔而略带羞涩,它不那么地火辣,不那么的刺眼;它穿越层层厚重的乌云,透过滚滚浓密的晨雾,以百折不回的顽强把光和热送到地球上。如果你认真的去体会,就能感觉到阳光在冲破万千层乌云及雾障的阻隔时,每推进一步都要以耗损热能为代价,它不惜牺牲自己,才最终战胜了云封雾锁,带给世界一份温暖、一份希望。它无私无畏、无怨无悔,将光和热馈赠给每个人,我在赞美它的同时,怎能不有所感悟:怎能不激起我健康、我运动、我快乐的豪情;怎能不激起热爱自然物象景观、珍惜生命的热情;怎能不产生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激情;怎能不提升用心去做、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思想境界;怎能不满腔热忱投入五彩的生活、去勇敢地直面五味的人生。
让我们与冬日暖阳同行,与友情相随、与健康同伴,用满腔热情去拥抱云峰山上的日出, 拥抱光明、拥抱信念、拥抱信仰。。。。。。
(以下图片是登云峰山西山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