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武当山景区在京接受国家旅游局5A级景区授牌。与武当山旅游景区一同荣膺5A级景区的还有三峡人家风景区和神农溪纤夫文化旅游区。加上2007年5月22日被授予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武汉黄鹤楼公园、三峡大坝旅游区,湖北省共有5A级景区5家,全国共103家。
武当山的5A创建之路
2005年,武当山提出创建5A级旅游景区,2008年开始正式申报。从收集资料申报、自查、初检、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测评、针专家组暗访历时4年时间。
5A级景区是目前全国景区的最高评定标准,创建过程中,规定了交通、导游、卫生设施、接待量方面的硬性指标。交通上,海陆空要求直达。导游学历要求在大专以上,本科以上不少于30%。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以上,其中海外游客5万人次以上,同时,游客抽样调查满意率高。
全国申报创建5A级的景区中,根据景点特点,分为山岳、历史文化、宗教(佛教)三大类,国家旅游局严格控制5A级景区的创建申报数量,竞争十分激烈。每个景区在创建过程中,都要通过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等12道关,旅游界的专家、学者针对这些项目进行评分,评选难度系数不亚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此次湖北省申报创建5A级旅游景区的共7家,武当山在众多强劲的竞争对手中突出重围,创建成功。
创建期间,武当山完成了“景区做减法,城区做加法”的治理工程:组建旅游环保观光车队和武当山功夫艺术团,修缮南岩玄帝殿和玉虚宫,打造逍遥谷生态景点,修建武当博物馆、武当演艺厅、太极广场、武当大剧院、武当体育中心等基础设施,以及一系列景区服务理念、服务设施和服务档次的提升。
2009年,国家旅游局专家组对武当山_初检时评价说,“武当山最具实力、最有资格、最为完善、最少缺陷。”
2011年5月25日,国家旅游局评定武当山为5A级旅游景区。
5A创建改变武当山
谁拥有5A金字招牌,谁就拥有更多的境内外客源市场份额,既有社会效益,更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国家旅游局将把5A级旅游景区建立资科库,编制成科学的旅游线路、宣传手册、光碟等,通过国家旅游局其驻外机构这个大平台,在境内外宣传促销、广泛推介,组织中国5A级旅游景区精品巡回展,提高5A级景区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
升级为5A级景区也对武当山硬软件建设、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旅游经济在评价方式、增长方式、资源开发、企业发展、市场开发、资本投入、开发理念7大方面的转变。
创建成功后,武当山景区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在于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景区将通过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综合服务功能,凸显“大山大水大人文”旅游品牌特色。
以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为引擎,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武当留客工程,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加快打造以山水相依、山城一体为特色的旅游格局,进一步提升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加大文化包装旅游的力度,开发独具特色的武当文化旅游产品。推广武当精品旅游线路产品,组建国际游艇俱乐部,建设山地体育公园、森林氧吧,尽快把武当山建设成为集接待服务、武术交流、民俗文化、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世界知名,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对周边景点的带动作用
十堰市现有星级景区38家,发展“三区三线”旅游的核心就是发挥武当山景区的龙头和核心作用,实现山水城互动、功能互补。
武当山作为鄂西地区文化旅游资源最丰富、最集中、最知名、最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基地之一,对整个十堰市旅游产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带动作用。
以酒店为例,2008年以前,十堰市鲜见4星级以上的高星级酒店,近年来随着武当山旅游的发展,从市区到武当山景区,几家高星级酒店陆续建成,6县市也分别有高星级酒店在建或完工。
武当山要真正起到龙头作用,带动“三区三线”旅游业发展,推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避免出现“一主独大”,首先要做的就是将冲着武当山来的游客留下来,继而通过合理的旅游线路规划、差异化的景区项目组合,使周边县市的景点与武当山形成“一线串珠”。
住下来的游客通过完善的交通网实现“快旅慢游”,目前十堰市正在建设的三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各县市区的道路建设、旅游线路规划也在积极跟进,主动与武当山进行对接。这对带动“三区三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昼游武当仙山,夜宿太极湖畔。游客住下来后,游南线可以去听吕家河民歌,去房县泡温泉,探秘野人;游西线可以去郧县看恐龙化石,去郧西游五龙河,听牛郎织女的传说;游水路可以在太极湖码头坐船直达丹江口大坝。这就是武当山与周边县市区旅游景点联动的构想,而这种构想,在武当山成功升格为国家级5A旅游景区后,变得更加现实而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