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火,起步,一瞬间,尾气从排气管中喷涌而出。
机动车尾气,正随着迅速增加的保有量而成长为污染城市空气的“罪魁祸首”。机动车排气管就像一个个“迷你烟囱”,有害气体被不停地抛入空气中,于呼吸间悄然入侵人体。
38万辆机动车在施放尾气
6月1日,市内某小区物管人员逐个压缩相邻车位的宽度,终于又挤出一个车位来。这是一个月之内,他们第三次调整并增加车位。这个仅200余住户的小区,固定停放的汽车超过百辆。
在我市,“小烟囱”的数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市车管所提供的数据,截至2006年底,我市机动车总计达37.8万余辆,比前一年增加了4万多辆,增长率12%。其中,汽车增加了近1.5万辆;摩托车增加了近2.6万辆。市民不可控制的购车欲望,令私家车占了机动车总数的93%。今年的增量尚无数据显示,可以肯定的是,势头有增无减。
近38万辆机动车对空气的“贡献”如何?
我市环境监测站目前仅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种污染物进行监测。燃煤主要产生二氧化硫和粉尘的污染,从2005年我市开始设定高污染燃料禁烧区后,这两个污染源受到一定控制,空气污染物浓度略有下降。
与此同时,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尾气排放量增加,2006年市区二氧化氮平均值为0.022毫克/立方米,2007年一季度上涨为0.028毫克/立方米,未超出国家规定的二级标准,但增势明显。
据市环境监测站介绍,二氧化氮只是尾气中所包含的有毒物之一,除此之外,还有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后两者,国内不少城市、特别是机动车保有量大的城市已经开始进行监测,在我市,则还是空白。
据悉,有关方面正在计划开展一氧化碳的监测。一氧化碳不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而成为大气中比较稳定的组成部分,能停留2~3年。人体吸入过多时会中毒而死,被称为尾气“第一公害”。但这是一项以百万元计的开支。“也许监测出来的数据惊人!”环境监测人士说。
失衡的“翘翘板”
如果把污染与监管比作一架“翘翘板”,现实是,一方日趋强势,另一方力量微弱。
机动车是流动的污染源,在城市人口稠密区域、交通密度高、或某些时间段,如邮电大楼、皇冠灯处,会引起局部大气污染程度急剧增加。且其排气高度接近人体呼吸带,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更加直接。
有关人士承认,目前,环保部门的主要业务放在控制工业污染上面。另外,对空气质量的监测也只固定在几个点上,比较粗放。因此,尽管上述市区二氧化氮水平不高,却并不能精准地反映受污染状况。
采访中没有获得我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总量。可以借鉴的数据是,某城市对该市的机动车辆尾气污染作了初步调查:该市拥有各类机动车辆13万辆,年排放一氧化碳4.4万吨,相当于该市工业企业一氧化碳排放量的46倍。
按每辆轿车1年行驶3万公里、按国家标准估算,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二氧化氮3项主要污染物合计排放820公斤。这就意味着,密集在八角汽车城的车商每卖出一辆车,空气中每年就会增加至少820公斤有害气体。而环保,从来都不是车商的卖点。
这些被污染的空气正在危害着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医学研究表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大气污染成正比,城市中心的肺癌发病率大于近郊,近郊区大于远郊区,其比率约为150:16:1。这些数据让人不寒而栗。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