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我买了豪华型普桑,开始单车出游。自广州、西安、新疆三次自驾游后,把目标锁定为西藏,总行程9618公里。两周后的旅游黄金周又将迎来进藏的高峰期,在这里,将此行一点感受记录下来,供欲去西藏的车友参考。
景色
听多次进藏的朋友介绍,走川藏线看山、看江,走青藏线看湖、看雪山、看野生动物。我们选择了由川藏线进藏,青藏线出藏。
我们穿越大渡河、长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穿过二郎山隧道,翻越二郎山、雀儿山口、玉佩山口、戛玛拉山口、浪拉山口、米拉山口等。一路上,云雾缭绕、半遮半掩的雪山显现出无以言表的秀美;岩崖陡峭、寸草不生的山峦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展示出一种荒凉、震撼人心的美。快到林芝时,在公路的左侧还可看到世界排名15、海拔7787米的南迦巴瓦峰。
走在青藏线上的感觉就截然不同了。由于公路位于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上,没有了川藏线“身边是悬崖峭壁,脚下是湍急江水,处处身临险境”的感觉。进入视野的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戈壁滩、水平如镜的湖泊和雪山。湖泊中最著名的当数纳木错。登上湖边的扎西半岛,迎着强劲、颇有凉意的东风,眺望无际的湖水,飘飘欲仙。远处的雪山和蔚蓝的湖水交相辉映,强烈的阳光和大块的白云使湖水色彩变幻莫测。站在湖边,听着浪声,仿佛置身于海滩。茂密的草场上散落着成群的牛、羊、骆驼,草原上点缀着成片红色和蓝色的野花。戈壁滩却是另一番景色:满眼荒凉,不见一点绿色。高原的雪山由于公路处于高海拔而显得低矮,似乎伸手可及。野生动物据说只能在清晨看到,我们过可可西里时已过正午,沿途只拍到一只离群的藏羚羊。
无论是川藏线还是青藏线,都可以看到骑自行车、摩托车进藏的车队。在川藏线上,我们还目睹了“三步一叩首,五体投地”的朝圣者。他们多为年轻人,从几百里外向拉萨前行。
路
川藏线比青藏线难走,川藏北线又比南线险。对我们来说,翻越四五千米的高山已是小事,难的是走正在翻修改建的路及涉水路。我们曾因为连翻三座正在修路的大山,早上7点出发,晚上11点半才到目的地,只走了550公里。其中在翻越近5000米的戛玛拉山时,几十公里的山路全线开挖,我们在山上就碰到4台挖土机挡道。看到有车过来,挖土机用挖斗将翻斗车刚倾倒的土、石稍作平整就放行。走这种路不仅要选好车道以免底盘被卡,还要调整油门和离合器以防熄火。普桑高原反应大,动不动就熄火。一次多亏挖土机司机帮忙推车才得以通过。
川藏南线还有七八处需涉水,其中3处水底是乱石。我们不敢贸然下水,一怕水深熄火,二怕碰坏底盘。等有越野车或摩托车过水后,再选择最浅的车道,挂上一挡,稳住油门冲过去。出通麦后要过易贡藏布江(注入雅鲁藏布江的支流)吊桥,每次桥上只允许一辆车通行,而且要走在两条木道上,就像考驾照过单边桥一样。过桥后有几公里路面极窄的单行道沙石路。我们跟在一辆大客车后面,它右侧几乎要碰到岩石,左侧车轮压在用来加固路边的铁板上,离悬崖也就几十厘米。悬崖下就是落差十几米、湍急的易贡藏布江。铁板被压弯,致使客车车身向左倾斜,我们都为它捏了一把汗。这段路还有3处涉水路面,先下小陡坡,过水后再往上爬。还有几处很短的上下坡,很陡。到坡顶后,要向前探身才能看到下坡的路况。
七八月份是西藏的雨季,川藏线经常发生塌方、坠石、泥石流而导致公路中断。据当地人讲,在我们去前连续下了半个月的雨,一路上还可以看到公路刚被疏通的痕迹。林芝到拉萨有400多公里,路况较好,有时能跑到160码。两天后我们返回林芝玩时,盘山公路正中落下块巨石,只在悬崖一侧留下一米左右的空隙。武警在路外垫些土,刚够一辆车通过。在我们快离开拉萨时,从电视中又看到了川藏线因雨中断25个小时的消息。公路都由武警护养,估计一两年后路况会变好。但等“菜鸟”都去得,走川藏线也就没什么刺激和可以自豪的了。
青藏线路况较好,基本能保持120码以上。青海湖南侧国道限速80码,有交警测速。接下去的一级公路限速60码,变成高速公路后还是60码,令人费解,不过没有一辆车理会它。
车
川藏线上跑的小车几乎清一色是进口越野车,只有在林芝和拉萨间的公路上才能看到小轿车。我们开普桑,单车走川藏线进藏,家人和朋友都持反对意见。拉萨的司机对此更是惊讶不已:他们在西藏开了20多年的车,到成都宁可绕一大圈走青藏线也不愿走川藏线。普桑的排量只有1.8升,由于高原缺氧,起步时要加油,爬陡坡时要挂低挡,遇到中间拱起的路,就得走单边桥,涉水时还要提防水底的石头。但在路况好时,普桑重心低加速快的优越性就凸显出来,尤其在走盘山路时。
无论是川藏线还是青藏线,都有通讯盲区,只有在快到县城时才有信号。所以单车出行有极大的冒险性:翻入山崖无人知道;抛锚无法联系救助。为把风险减到最小,我们在出发前对车子作了全面保养,还准备了牵引绳、充气机。我们的坐骑也非常争气,来回近10000公里,一点小毛病也没有。但为了安全,车友们还是有两三辆越野车结伴同行为好。
高原反应
驾车进藏需数日,但由于逐渐爬高,对高原缺氧有一个适应过程,反应比乘飞机和火车小。我们进入高原的头两天下午感到有些头痛,服了“散列通”后症状消失。过海拔5000多米的米拉山口时头晕晕的,像喝过酒一样,但下山时就逐渐恢复了正常。我们在拉萨住了几天,基本没有异常感觉,但到了海拔4500米的那曲县后就开始睡得不安稳,夫人吸了一袋氧才熬过那一夜。以前只知有高原反应,在西藏听当地人说,他们到平原还会因富氧而“醉氧”,症状为整天昏昏欲睡。我们在越过唐古拉山和昆仑山,海拔迅速回落的头两天就尝到了这种滋味。
吃 住 花销
行车路上最好备足水,再备一些干粮、罐头、水果,会喝酒的可带点啤酒,路上野餐用。除了常用药外,一些抗高原反应的药必不可少,如红景天、诺迪康胶囊等。拉萨的饭店多为四川人开,价格不贵。要吃正宗的藏菜得去藏式餐馆。糌粑、酥油茶、奶渣糕、青稞酒、烤牛羊肉均可尝尝,其中特别推荐牦牛蹄。席间饭后还可见识劝酒歌和藏戏。
途中住宿应避开大城市,县城和地级市宾馆比较好找且实惠,但一定要有安全的停车场。到拉萨后可在郊区找条件较好的小宾馆,标间只需200元,而市中心要400~500元。
如有老年证、教师证、军人证等也应带上,有的景点可打折。
18天下来,两人的吃、住、景点门票、过路费、油费合计不到9000元。文/陈京生